
北京时间10月16日22时,在整个天文学界因一则重磅预警“炸锅”后,吊足胃口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欧洲南方天文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英国科技设备委员会、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等全球数十家科学机构终于联合宣布了重大成果:从约1.3亿光年外,科学家们首次探测到壮丽的双中子星并合产生的引力波,及其光学对应体。

引力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年前的1916年,那一年,爱因斯坦在他发表的广义相对论中首次预言了引力波这种现象的存在。引力波是大质量天体运动在时空中造成的涟漪,但是这种效应极其微弱。
时间和空间会在质量面前弯曲,时空在伸展和压缩的过程中,会产生振动传播开来,这些振动就是引力波。我们在地球上随时随地都可能遭遇来自宇宙中各种源头的引力波:两个黑洞并合、碰撞;中子星旋转、并合;超新星核塌缩等。
那么,这次这个激动人心的引力波光学对应体究竟是什么呢?
原来,中子星并合以后会发出伽马光子,该信号在引力波到达地球2秒钟之后也被观测到。在其后数周内,这场大并合仍会继续发出其他频段的“光”,包括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以及射电波等。